| 搜索

新冠能治癌?专家发声只是特例不可尝试

2021-01-13 13:43:08 来源:03737手游网 作者:未知
新冠疫苗接种平台

新冠疫苗接种平台

生活实用 | 78.99MB

相关资讯

更多 >

网友们要是比较关心新冠病毒的网络新闻的话,肯定是看到过在英国新冠病毒居然使一位癌症男子的癌细胞衰退,就是说能治癌,近期专家已经发生这只是极个别例子。

token=3edc5606ca9578fa89f53694cedec0be&s=5686DE01001245D20CA9608E03005082.jpg

英国一位61岁的男子被确诊为晚期霍奇金淋巴瘤。然而在尚未来得及治疗之际,就因呼吸困难被诊断为新冠肺炎,住院进行了11天的新冠的支持治疗,治疗后回家休息。

在没有接受淋巴瘤治疗的情况下,该患者身上的淋巴结肿瘤在结束新冠治疗四个月后,再次经PET-CT检测发现,他体内的肿瘤大部分都消失了,与肿瘤相关的生物标志物水平下降90%以上。

这位患者称得上极其幸运,因为此前已有专家称,癌症患者感染新冠比普通人更危险,恶性肿瘤患者不适合接种疫苗。

为何该男子会在感染新冠后肿瘤缓解?这意味什么?研究解读>>

1月2日,英国特鲁罗皇家康沃尔医院血液科的Sarah Challenor和David Tucker在《British Journal of Haematology》(《英国血液学杂志》)上发布了一篇题为“SARSCoV2induced remission of Hodgkin lymphoma”(《SARS-CoV-2诱导的霍奇金淋巴瘤缓解》)的文章。该文章一经刊登便迅速引起了海内外各界的关注。

文章中写到,一位61岁的严重肾病患者接受肾移植手术失败后,三年来一直在接受血液透析治疗。他在发现淋巴结肿大后到血液科就诊,经PET-CT检查被确诊为晚期霍奇金淋巴瘤。在尚未来得及治疗之际,就因呼吸困难被诊断为新冠肺炎,住院进行了11天的新冠的支持治疗,治疗后回家休息。

在没有接受淋巴瘤治疗的情况下,该患者身上的淋巴结肿瘤在结束新冠治疗四个月后,再次经PET-CT检测发现,他体内的肿瘤大部分都消失了,与肿瘤相关的生物标志物水平下降90%以上。

该文章推论,可能是由于新冠病毒的感染,患者体内产生了抗肿瘤免疫反应。这一过程的作用机制为:

T细胞与肿瘤抗原的交叉反应以及感染时产生的炎性细胞因子,活化了抗癌的免疫细胞,从而导致新冠病毒对患者身体里的经典霍奇金淋巴瘤进行杀伤。

《英国血液学杂志》属于专业医学期刊,其SCI影响因子为5分,具备权威性。在确诊为经典霍奇金淋巴瘤的时候,该男子的检查方法为PET-CT,这是一种昂贵的,可以比较灵敏、准确、特异及精确定位的检查方法,被称为“查癌神器”。在新冠治疗结束后,也是采用同样的PET-CT的检查方式。

但有专家分析道,这种病例仍然是非常罕见的,毕竟这是新冠肆虐一年以来的第一例,这样极端的例子并不能说明新冠病毒可以被广泛用来治疗癌症。

这位患者称得上极其幸运,因为此前已经有多名专家研究称,癌症患者感染新冠病毒后比普通人更危险。

2020年6月,一篇同样发表在《英国血液学杂志》上的文章回顾了迄今为止有关血液癌患者感染新冠病毒后发生并发症的证据,并提出由于免疫力下降,血液癌患者可能会在感染新冠后遭受更严重的临床结局。

2020年11月,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sputniknews报道,俄罗斯临床肿瘤学会(RUSSCO)理事会成员尼古拉·菇科夫表示,感染新冠病毒会使患者的病情恶化。如果感染者还患有慢性疾病的话,原发性疾病会进一步加重。

另有研究数据称,癌症患者感染新冠病毒,转重症甚至死亡的风险极高,其中血液肿瘤和肺癌患者感染新冠的死亡率分别高达33.3%和18%。

现今疫苗已研发,可癌症患者却因缺乏临床试验数据而暂时被排除在了适合接种的人群范围之外,因此眼下的阶段来看,新冠肺炎对癌症患者的威胁更大。

据1月8日央广网报道,湖北省肿瘤医院肿瘤内科副主任医师吴辉菁在回应新冠疫苗的接种人群范围时称,恶性肿瘤患者不适合接种疫苗的人群中。

“目前癌症患者不能接种疫苗最重要的原因在于缺乏明确的临床实验数据。另外,此次获批使用的为灭活疫苗,对于机体的免疫水平有着一定的要求,如果免疫水平异常,贸然接种就有可能导致疫苗无法发挥其防疫作用,出现接种失败的情况。”吴辉菁说到。

然而,这次的研究虽然不能证明新冠病毒可以治疗癌症,但也是人体免疫系统抵抗肿瘤的另一个案例,对日后的癌症治疗方法研究有着积极的作用。

此前,在2012年,《Clinical Lymphoma, Myeloma & Leukemia》(临床淋巴瘤、骨髓瘤和白血病)发布的一篇文章称,一名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在患肺炎和结肠炎后,肿瘤自发消失。研究者推测,是抗肿瘤免疫反应导致了肿瘤的自发缓解。

这可以说明,通过激发人体免疫反应来治疗癌症和其它疾病已经在试验中得到了证实。

其实,上世纪80年代,卡介苗(BCG)取代手术切除,成为治疗早期原位膀胱癌的首选疗法也是源于此理念,科学家们认为卡介苗通过感染肿瘤细胞,激发了人体的免疫反应。

如今新兴的“溶瘤病毒”领域的机理也正是如此,即通过使溶瘤病毒同时感染正常细胞和肿瘤细胞。溶瘤病毒先是选择性在肿瘤细胞内复制,导致肿瘤裂解,再通过肿瘤细胞的坏死来破坏肿瘤微环境,从而通过生物体的免疫系统介导,来诱导全身抗肿瘤免疫反应。

因此该文章的意义并非说明直接用新冠病毒来广泛治疗癌症的可能性,而是提出了在未来对其进行改造,使其在消除毒性的前提下保留激活免疫系统的能力,从而变成一种新型“溶瘤病毒”的可能性。这一案例进一步证实人体免疫系统在抵抗肿瘤方面具备着巨大潜力,尤其对于抵抗霍奇金淋巴瘤这种免疫治疗效果较佳的肿瘤来讲。

因此,新冠病毒在未来经“改造”的情况下,的确有可能诱导免疫反应造成癌细胞衰退,但这并不意味着为癌症患者注射新冠病毒是治疗癌细胞的手段之一。并且就现阶段来看,新冠对癌症患者整体威胁更大,感染新冠弊远大于利。

1

同类推荐

排行榜

更多 >